儿童哲学在今天之所以有特殊的意义,是因为现行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错误诱导儿童的成分。如果我们有条件把镜头伸向每一堂课,就会发现断章取义的教育正在诱拐儿童。
某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有一篇课文《智烧敌舰》,老师出的题是“三国里谁最有智慧?”,学生觉得答案应该是“孔明和庞统”。但老师给了一个大红叉,因为标准答案是“诸葛亮”。再如: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背答案。结果我们记诵的都是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偿2亿两白银,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 年签订《马关条约》……背得滚瓜烂熟,都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数字。
教育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诱拐”的情形?这是因为,教育总是所谓“社会化”的成人从其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试图把一套价值系统灌输给儿童。问题是成人的这些认识本身内化着两大因素:其一是历史背景;其二是具体前提和条件。所有的知识都有历史原因和具体背景。如许衡吃不吃梨,谁都不会怀疑,在自然状态下的儿童自有其行动取舍的智慧,然而当浓缩了历史背景的教育展现在儿童面前的时候,常常是断章取义的。儿童为了迎合成人的价值喜好便会表现出与智慧背道而驰的认知特征。这就提示我们:第一,要了解并认识儿童的认知特点;第二,应遵循儿童认知的特点施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