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顺利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继续深造;也是这一年,我有幸结识了韩晓燕老师,成为她众多徒儿之一,亦成为“Han Group”的一员。
做学术研究离不开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似乎有很多次,韩老师对我的学术指导和生命教育都发生在饭桌旁,让我毕生受用。我想借此机会分享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小故事发生在2013年冬的南京。那一次我跟随韩老师以及一位师姐前往南京大学参加一场主题为“社会组织培育”的学术研讨会。午餐的时候,韩老师对我为参会而撰写的论文初稿进行了点评。她提了很多意见,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她语重心长地说的这句话:“学术论文是很严谨的,你要对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负责。”那段时间,韩老师让我读陈映芳老师的论文,并把自己的那本已经做过无数标记与笔记的《社会科学的理路》借我看,意在培养我的学术思维和学术研究的规范性。
一转眼到了2015年下半年,我开始做硕士论文的田野调查并进行论文的撰写。那时候,我和班里大多数同学一样,都觉得有些茫然,不知道如何将丰富的田野故事讲好,让自己的论文充满社会学的味道和想象力。那年初冬的一个晚上,我和韩老师约在了漕河泾附近的一个餐馆。之所以选择在漕河泾是因为那是我硕士论文的一个田野点。韩老师刚刚结束一场培训,拖着拉杆箱走进了餐厅。吃饭之前,她以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儿童观”为例亲自为我示范了如何做文献回顾,如何整理、总结和归纳不同学术流派的观点。我豁然开朗,打磨论文也更有动力了,这简直就是韩老师为我进行的一次学术“增能”。2016年硕士论文答辩,我的论文获得了学院的优秀论文奖(当年没有校级评审奖)。我觉得,这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韩老师对我的点拨。
2016年秋,我来到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因为没有获得当年国家公派留学的奖学金支持,在外留学的那几年可能比其他有奖学金的同学要多辛苦一些。这时,韩老师一边鼓励我,一边为我提供一些经济和情感上的支持。因为文化差异以及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差异,对我来说,这几年的留学生活充满了艰难。每当我在学术研究上遇到挑战时,我都会给老师写邮件听听她的意见。韩老师在鼓励我的同时,表扬我能静下心来,又激励我一定要扎扎实实把研究搞好,纯粹地做学术研究,把学术研究和自己的成长、自己的生命历程结合起来。
韩老师经常对我说,做学术就是“做人”。无论是在求学期间,还是工作生活中,我时刻牢记这句话。
从今年秋季开始,我有幸担任2023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贯通班的班主任。这个班上既有上海市户籍的学生,亦有外省市随迁子女。这让我想起了参与韩老师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时的点点滴滴。韩老师一直从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专业角度关注青少年,特别是处于流动状态的、处于弱势以及困境状态下的青少年成长及社会环境。于我而言,班主任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还是社会工作者、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学术探索者和研究者。我希望能借此机会将自己的专业背景和专业优势融入班级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以社会学“结构二重性”理论和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理念为指导,做学生的人生导师、陪伴者和支持者。
每年秋季我都会给韩老师写一封家书。信中我会与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尽管我的学生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我已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但我依然会坚持给韩老师写年度家书,因为它已成为我和韩老师之间的师徒情、师徒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转载自上海市教委官方微信”教师博雅”
或许你还想了解教育故事《聚光灯下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