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叫探花!这个名字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单纯觉得很好听,所以就拿来作网名了。搭建博客是为一个自己随便聊聊的地方,供自己消遣,发泄一下表达欲。也许是影视作品推荐,也许是游戏测评,也许是和工作有关的内容。无论你从何途径点进了我的博客,都说明我们两个十分有缘。如果某段文字能小小地触及你的心灵,还请你不要吝啬笔墨,留言一二 谢谢~

 “虫虫男孩”成长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比如我曾经的学生小许……

尊重你的独一无二

那次口语与交际课,我们交流的话题是“我们做朋友”。同学们多数都说要和班里的小伙伴做朋友。轮到小许时,他却从一个塑料盒里拿出一只黑乎乎的大虫子,兴奋地说:“看,我要和它做朋友!”同学们吓得纷纷大叫:“这只虫子太可怕了!虫子怎么能和人类做朋友?”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着,小许的脸涨得通红,气呼呼地说:“你们都不懂!虫子就是我最好的朋友!”说着,便捧着那只虫子走到一边,谁也不理。

一次本来能拉近同学们距离的活动,却让大家和小许疏远了。下课了,小许经常独自一人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徘徊。同学们也常常来“告状”:“老师!小许又带虫子来学校了!他的同桌都被吓哭了!”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中,跑去找师傅诉苦。师傅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接纳他们的不同,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悦纳你的与众不同

一个想法在我脑海中悄然成型。

在学《昆虫备忘录》这一课时,我给小许私人定制了很多问题,那节课他发言格外积极,我顺势发出邀请:“小许,下周的十分钟队会,就请你来主持,请你来给大家讲讲你的虫虫朋友,怎么样?”小许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开心地说:“没问题!”

终于,到了开十分钟队会的那一天。小许做了充分的准备,一场主题为《了不起的虫虫》的队会在同学们好奇的眼神中拉开了序幕。他首先拿出一个透明塑料盒,展示了自己饲养的螳螂,翠绿的螳螂举起两把“大刀”,看起来神气极了;他告诉同学们,螳螂是益虫,它身怀绝技,能帮助农民伯伯消灭害虫,十分了不起;接着,他还介绍了螳螂的特征、生长习性、饲养方法……台上,小许讲得有声有色;台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报以掌声。

队会结束了,同学们意犹未尽地围着小许问这问那。那时的小许被同学们包围着,眼里闪烁着光芒,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关于昆虫的知识,就像一个小老师。

这是属于小许的“闪光时刻”。

挖掘你的无限潜能

随着年级的升高,小许的昆虫知识越来越丰富。

有一天,他跑来问我:“老师,学校里有没有关于昆虫的社团呀,我想参加。”我想了想,拍拍他的肩膀说:“还真没有。不过,你对昆虫那么了解,可以试着先在班里成立一个微社团,由你担任团长,怎么样?”小许不可置信地看着我,见我笑着点点头,他的眼神也变得坚定:“好的,我试试!”那天,我主动联系小许的妈妈,说服她一起支持小许的爱好,帮助小许建设微社团,形成育人合力。

不久以后,小许的“虫虫探索营”成立了。没多长时间便有五六位同学加入了这个微社团。假期里,“虫虫探索营”的成员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一起深入大自然去观察昆虫,并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补充昆虫们的“个人介绍”,并合作完成了一份《昆虫观察笔记》。开学后,小许还和社团成员们一起向班级同学介绍了这份图文并茂的笔记。这份探索的热情在班里形成了一股正能量,并延续到了课堂上,我们班的自然课上,同学们总是思维活跃,见解独到。

随着不断的进步,小许变得越来越自信,却也越发谦和。同学们越来越喜欢他,甚至还对知识渊博的他有些小崇拜呢!

小许的故事,时常让我反思:孩子的成长不应该被定义。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悦纳他们的不同,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挖掘他们的无限潜能,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

——转载自上海市教委官方微信”教师博雅”

或许你还想了解教育故事《一双慧眼,一颗玲珑心》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